北斗导航+智能温室:甘肃春耕亮出物联网‘科技硬实力
近日,甘肃省春季农业生产现场推进会在天水召开,正式拉开全省春耕生产攻坚战序幕,明确今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000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1260万吨的目标。
作为观摩点的秦州区天水镇石徐村示范基地集中展示了物联网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创新应用: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玉米双垄沟全覆膜联合作业机实现厘米级精准作业,土地利用率提升5%以上,播种效率提高30%;山地折腰转向拖拉机配备的北斗导航辅助驾驶系统显著提升丘陵山区作业质量。
在秦州区平南镇王坡村,22个"兰天"系列抗病高产小麦品种通过数字化管理实现亩产713公斤。物联网技术更在设施农业中发挥核心作用——天水镇高效设施樱桃示范基地运用智能温室控制系统,技术人员通过手机APP远程调控温湿度光照,结合自动灌溉施肥系统使樱桃成熟期提前20天,亩收益突破5万元;草莓小镇通过组培育苗中心实现品种改良与规模化种植,年产值超200万元并带动周边产业发展。
甘肃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党委书记孟养荣强调,北斗导航等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有效解决了丘陵山区农业难题。秦州区农业农村局局长李建军指出,"科技+产业+互联网"融合模式已成为当地农业发展的新引擎。此次推进会充分展现了物联网技术在精准农业、智能装备、数字孪生等领域的深度应用,为全省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样板,标志着甘肃省农业生产正从传统"靠天吃饭"向智能化、精准化、高效化方向加速转型。
数据要点
1、北斗导航精准作业:搭载北斗系统的玉米双垄沟覆膜机实现2厘米级作业精度,土地利用率提升5%,播种效率提高30%。
2、智能温室增效显著:物联网控制的樱桃温室实现环境精准调控,成熟期提前20天,亩均收益突破5万元。
3、良种+科技增产:“兰天”抗病小麦品种结合数字化管理,亩均植株达60万株,单产提升至713公斤。
关键词:物联网农业、北斗导航、智能温室、精准作业、数字孪生、智慧农机、单产提升
引用源:[中国农业信息网]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_“一键灌溉”助农耕
本文内容源自第三方公开报道,引用仅为信息传递之目的。天地农网不对原文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不构成任何投资或操作建议。用户据此决策需自行承担风险。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tdnwshangwu@slanet.cn,我方将于48小时内响应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