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到智能:冀州粮食示范田展现农业现代化新图景
冀州区与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中粮贸易有限公司、中交建筑集团有限公司、航天凯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依托中国工程院尹飞虎院士团队技术支撑,联合打造了冀州粮食生产现代化示范田项目,推动良田、良种、良机、良法深度融合,其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成为亮点。
白志旺承包的1000多亩地位于这片现代化示范田内,田间分布着多种物联网环境监测设备,如田间气象监测仪、土壤墒情监测仪等,这些设备如同农田"侦察兵",实时采集数据并通过手机端反馈农作物需求。示范田控制中心通过物联网技术汇聚环境数据,在数智农田综合管理平台形成作物长势分析图,该平台融合大数据、云计算和AI技术,可根据农作物类型和生长阶段的水肥需求提供精准管控方案,实现定制化水肥管理。
物联网技术还实现了远程灌溉控制,当系统提示"D块麦田灌溉结束"时,管理者通过手机指令即可切换灌溉区域,从喷灌到滴灌的全程自动化操作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白志旺表示,传统农业正因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而发生"智"变,过去需要全家出动的浇地工作,现在通过手机操作就能完成,充分展现了物联网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核心价值。该项目通过物联网技术构建的"眼睛+大脑"智慧农业系统,为节水节肥优产提供了科技支撑,成为粮食生产现代化的重要实践范例。
数据要点
1、智能监测覆盖千亩农田:冀州现代化示范田部署田间气象监测仪、土壤墒情监测仪等物联网设备,实现环境数据实时采集,农户可通过手机远程掌握作物生长需求。
2、水肥精准管控效率提升:数智农田管理平台结合AI与大数据分析,定制化调控灌溉施肥,节水节肥同时提高产量,灌溉指令可远程一键执行。
3、传统农业向智慧化转型:对比传统人工灌溉方式,物联网技术使农田管理效率大幅提升,农户从"全家上阵"变为"手机操控",推动农业现代化升级。
关键词:智慧农业、物联网技术、精准灌溉、数字农田、AI大数据、农业现代化、节水节肥、远程监控
引用源:[中国农业信息网]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_动动手指,千亩麦田“喝”上返青水
本文内容源自第三方公开报道,引用仅为信息传递之目的。天地农网不对原文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不构成任何投资或操作建议。用户据此决策需自行承担风险。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tdnwshangwu@slanet.cn,我方将于48小时内响应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