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技术赋能乡村振兴,莱芜区打造智慧农业与文旅融合新样板
物联网技术助力乡村振兴,济南市莱芜区以“片区化”建设为抓手,推动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文旅融合发展。在中科北斗数字农业基地,物联网技术与卫星遥感相结合,实时监测土壤墒情、气象预警等数据,实现农田亩均节水30%、增产20%。通过160余个农业数字模型,基地种植了莲雾、柠檬等高附加值作物,成本节约40%,产质提升30%以上,带动9个村集体年增收240万元以上。
在西部杨庄镇,物联网技术赋能生姜产业链,自动化生产线将鲜姜加工成高附加值调味品,推动“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落地,带动30万亩标准化种植基地,10万农户年均增收2万元。东部的苗山镇则通过物联网技术优化中药材种植,24万亩中药材直供基地让3000多户群众受益。
北部雪野片区依托“山湖林田”生态优势,引入物联网技术打造数字农业指挥中心,仅用87天建成,6个月形成“春赏花、夏避暑、秋尝果、冬煮茶”的全季旅游业态,2024年接待游客超60万人次,村民人均收入达3万多元。
莱芜区通过物联网技术推动农业现代化、文旅融合与乡村治理,打造“嬴味莱”等农业品牌矩阵,农产品年出口额突破69.3亿元,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数据要点:
1、智慧农业成效显著:中科北斗数字农业基地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农田亩均节水30%、增产20%,带动9个村集体年增收240万元以上。
2、全季文旅蓬勃发展:雪野片区依托物联网技术打造数字农业指挥中心,2024年接待游客超60万人次,村民人均收入达3万多元。
3、产业链升级带动增收:杨庄镇通过物联网技术赋能生姜产业链,10万农户年均增收2万元,生姜出口占全国70%。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智慧农业、数字农业、文旅融合、产业链升级、生态监测
引用源:[中国农业信息网 ]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_莱芜区乡村振兴点上开花面上成景
本文内容源自第三方公开报道,引用仅为信息传递之目的。天地农网不对原文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不构成任何投资或操作建议。用户据此决策需自行承担风险。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tdnwshangwu@slanet.cn,我方将于48小时内响应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