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智慧农业升级:物联网技术助力精准灌溉与高效生产
北京市通州区漷县镇丰为农业大棚引入“小东西”智慧农业系统,该系统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开发,已在昌平区小汤山镇国家精准农业研究示范基地成功应用,实现节水10%以上,增产5%-10%,提升灌溉水分生产力15%以上,减少人工投入12人/年,综合经济效益提高2000元/亩。该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水肥精准管控,未来将连接宜机作业、智能环控等环节,融合生产数据,推动农业生产管理智能化。
未来,“小东西”将迎来全新升级,系统以水肥精准管控为核心,建立完善的物联网监测体系,连接宜机作业、智能环控等生产管理关键环节,融合海量生产数据,打造更加智慧的技术模式。市农林科学院智能装备中心副主任、智慧水肥团队负责人张钟莉莉透露,未来将依托物联网、智能装备、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推动农业生产管理全面智能化。
根据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与市农林科学院联合发布的《方案》,智慧农业的转型升级将进一步支撑首都农业向现代化、高端化发展。目前,5家核心示范点正积极开展现代农业装备与信息化领域的改造升级,依托完善的农业物联网监测体系及海量生产数据,形成多项核心算法模型。未来3-5年,北京市将构建更多智慧农业应用场景,打造智慧温室、智慧大田、智慧果园,熟化集成应用示范“天空地”一体化数据信息采集监控体系,赋能精准作业与智慧化管理,推动更多农民从“会种地”向“慧种地”转变。
数据要点:
1、节水增产:系统实现节水10%以上,增产5%-10%,灌溉水分生产力提升15%以上。
2、经济效益:人工投入减少12人/年,综合经济效益提高2000元/亩。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精准灌溉、智慧农业
引用源:[中国农业信息网 ]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_神秘“小东西”藏着农业“大智慧” ——农业新质生产力看北京系列报道
本文内容源自第三方公开报道,引用仅为信息传递之目的。天地农网不对原文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不构成任何投资或操作建议。用户据此决策需自行承担风险。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tdnwshangwu@slanet.cn,我方将于48小时内响应处置